画热带雨林:我的工笔画创作新阶段

金鸿钧《古藤繁华》

绘画及口述:金鸿钧

采访:王丹

1990年,郭怡孮想去西双版纳,就约了美院花鸟组的老师,许继庄、张立辰,我们组成了一个小团队。这给了我比较大的冲击,我的创作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画热带雨林,进入了创作的第三阶段。

热带雨林是无边无际,充满生命力。当时感觉特别好,但不知道该怎么画。这时速写起了很大作用,因为眼睛是有选择的,是通过取舍完成速写的。

这时创作了《生生不已》,我着重构思树藤的构架,将相互矛盾的枝条去掉,加强主势。扭曲的树干和茂密的叶子从生长到枯萎再到新生,给人一种循环往复的感觉。落叶是发黄的,新叶是紫色的,增加雨林的神秘感,同时体现大自然的生生不已。

金鸿钧《生生不已》

1992年创作了《榕根》,我看到榕树的根都长到了一块,强烈感到团结的力量。榕根经过了几百年的生长,错综繁杂,画面整体结构是矩形,造成坚定向上的感觉。我用素描明暗互相互相衬托,把空间推远,远处提亮出射进的阳光,增加了美感。 亮处加两只小鸟是为了增加生气。

金鸿钧《榕根》

《落叶归根》这幅的题目是佛教用语,表示不论多少转折最后都会回到原处。这幅画是在福建创作的,泉州有一棵古老的榕树,据说一百年前倒了,现在又复生。我画的时候突来灵感,想到香港回归,不正是这个含义么?所以,我主要描写的是根的部分,并将泉州开元寺见过的一组根移了过来,画面整个大势再加上这种穿插的细节。创作可以将美的东西集中在一起。

金鸿钧《落叶归根》

既然表现的是落叶归根,我便将主要精力放在落叶上。落叶刚落下来还是绿的,从绿慢慢变浅,浅的慢慢变黄,从黄慢慢变成棕,从棕慢慢变成紫。姿态有俯、有仰、有卷、有疏,每个叶子各有不同姿态,不同颜色,这幅画也是我此阶段的代表作。

金鸿钧的创作稿

总体来说,我认为观察生活对创作是特别重要的。尽管临了古人很多东西,但最终一定要走到生活里边去。在生活里能发现新的美感,能扩大题材范围。到了热带雨林,看到全新的景象,尝试创新,虽并不成功,但也是一种探索,且通过自己的观察体会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哲学。

(以上内容选自公号“雪涛艺坛”,获授权)

速写青海同仁六月会

绘画及文字: 许海刚


六月会,是青海同仁县藏族村庄特有的传统文化节,是一种大型祭祀表演活动。突出的特点就是“以舞娱神”,其舞蹈主要有拉什则(神舞)、勒什则(龙舞)和莫合则(军舞),还有上口钎、上背钎和法师开山等活动,以此祈求消灾去难,人寿粮丰。

随着锣鼓声,一年一度的六月会开启了。

2021年7月31日浪加村

等待上场的鼓手
2021年7月31日浪加村。

红帐篷。节日现场多以支个帐篷摆摊设点。
2021年7月31日浪加村。

男的跳藏舞分为神舞、龙舞和军舞。
2021年8月1日铁吾寺

在众多藏族女子中,有位无论相貌还是气质都异常出众,前后左右拍了多张。后来看到,她是女舞中的领舞者,难怪!
2021年8月1日铁吾寺

女的藏舞相较于男的那种狂放显得安静端庄
2021年8月1日铁吾寺

小鼓手。每个藏舞的尾端都有一群小孩,让他们参与这些活动,从小就培养他们热爱本民族的传统艺术,这比许多教科书的教育来得更直接。
2012年8月1日铁吾寺

在厨房里劳作的人。节日的中午,会有免费的藏餐及各种饮料和酒供应大家。
2021年8月1日铁吾寺

山上插口钎的场面
2021年8月2日年都乎

上口钎。法师以保护神的名义将两根和四根寒光闪闪的铁钎插入上钎者的左右腮帮,据说可以防止病从口入,消灾祛病。
2021年8月2日年都乎

跳军舞
2021年8月2日年都乎

上背钎。将钢针扎在参加祭祀活动者的脊背上,上钎者则赤裸上身,一手持鼓,一手击鼓,边鼓边舞。他们的信念是要让神愉快,神愉快了,就会消灾去病。
2021年8月2日年都乎

开山。开山是法师用刀划破头顶,把鲜血洒向四面八方。这是一种古朴奇特的祭天方式,表现了藏族人民勤劳、朴实、智慧和勇敢的品格。其场面真该让当今的一些“娘炮”们看看,什么是血性,什么是阳刚。
2021年8月3日苏日和

观众
2021年8月3日苏日和

(原创作品图片及文字由作者提供并授权)

我的速写情结

图、文:苏朗

我所熟悉和敬佩的许多大画家师友可谓都是“速写起家”的。

在生活中画速写,可以锻炼和提高艺术的造型能力,可以为创作记录形象和积累素材,有时速写本身可以成为一种反映生活的艺术作品。

正好1954年吴运铎到武昌艺师作报告,我很激动地当场为他画了一幅速写像,金校长拿到讲台上请他签名留念,大受赞赏。从那时起,点燃几十年坚持画速写的热情,受益颇多。

五十年代我在武昌艺术师范就读时,我们的金本黄校长常教导我们:鲁迅在对青年美术工作者谈话时曾指出,“作者必须天天到外面或室内练习速写才有进步,到外面去速写,是最有益的”。

1962年冬、原在西北工作的画家黄胄从北京返兰,甘肃日报社派我陪他在兰州农具厂、化肥厂、挽具厂三天为甘肃日报画一组支援农业的速写。他在现场冒着严寒手疾眼快生动地挥毫,而且当场就能完整地组织构图完成一幅佳作,让人佩服感动不已。

他说他在西北各地画的速写累积了几大纸箱,许多都成了他后来国画创作的素材。文革中他身心饱受摧残,1982他再到甘、藏采风时腰疼直不起來,就跪爬在草地上画速写!当年我省博物馆会时我为他画了速写像,他高兴地簽名留念。

大画家史国良1981年到甘南采风,画了大量速写,在兰州办了个专展,我采访后为他在甘报发了专题,作品大受好评。他回京后,还以藏女题材画了幅国画小品赠我,倍受鼓舞。

还有浙江著名画家蒋文兵先生和一行旅游人到甘南画速写迷而忘返,逗留数日画了大量精彩速写。在杭州办展时,华君武赞道,这不只是素材,都是独立的艺术作品。现在印制成画册都成了经典。

我受到他们的影响,从事美术创作以来也学着“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坚持画速写,使之成为我的各类美术创作旳滋养。力求观察凖确、透彻,加深感受,加强理解,掌握住对象的主要特征,才能把速写画好。

我从1960年代到2000年间挑了一些工矿农村矿山草原画的速写,有玉门油矿、克拉玛依、白银有色公司、矿井上下、兰炼、兰化,是实地写生的厂景和人物,都是现场画成,没有另外加工的。

时间允许我就尽量画得充分些,不是画快就是速写,主要是抓住特征,多留些视觉和感觉的记忆。

我当报社美术记者下农村机会多许多农村人物形象对我创作很有帮助。

我习惯了带个速写本來培养观察力和记忆力。我下面发的几个人物头像是大师黄胄、澳州油画大师杨鸣山、伊朗漫画家、香港良友画报总编。最后一组欧州风情是:巴黎凡尔赛宫、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意大利比萨钭塔、威尼斯水城和瑞士阿尔卑斯山。看到这些速写就唤起了难忘的记忆。

(原创作品图片及文字由作者提供并授权)

关于速写

图、文:顾文澜

年轻时,美术教育极重视速写,速写是画者观察可视物件,人物,切入生活最直接的手段。

我们美校同窗对速写学习的攀比是讲画了几斤!勤奋的练习让我此生收益很大,几十年间画起画来的轻松全得速写锻炼的恩恵。


速写是隨意的素描,可写生,作记忆画,想象画,创作手稿,不需太严谨,。恰恰是不完整,好的速写趣味性更强,令人赏心悦目。

现在画什么,拈来还顺手,大多数速写性质的画都是创作手稿,选了〈狗故事〉〈民国风俗人物〉系列的数张,供大家叁考。

(原创作品图片及文字由作者提供并授权)

古建筑写生游记

绘画及文字:曾军艺

福建永春县福兴堂 65x39cm 纸本水墨

去年四月份开始我计划在家乡写生,之前每年都会出去写生几次,但没有这次这么沉静的心境,满门心思要写生,故乡的山水吸引我,满目满翠的山,红砖红瓦的民居,白墙黑瓦的旧房子。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我和师弟驾车去了永春的东平镇一个畲族村落写生。我在家乡于不知不觉里慢慢画上了。

福建石狮市蚶江六胜塔 65x39cm 纸本水墨
福建永春县岵山塘溪古街 54x39cm 纸本水墨 2020
福建南安蔡氏古民居 65Ⅹ39cm 纸本水墨 2021

在这以后,我和师弟踏遍故乡二十几个乡镇山山水水,写生创作五十余幅作品,其中不乏国宝级建筑福安堂等。在这批作品中,闽南古厝是我写生主要对象,古厝指在闽南一带的传统民居,在闽南语里,“厝”是房子,红砖厝就是用红砖盖的房子,也是闽南最有代表意义的传统建筑。今天,闽南大地上数百座红砖厝建筑,为我们开着一扇扇充满温暖而疏远记忆的大门。

福建龙岩长汀济三元阁54X39cm 水墨纸本 2021
福建龙岩长汀济川门 65X39cm 水墨纸本 2021

转眼到了秋天,疫情已好转,我应策展人斌斌邀请,来到芜湖参加画展及写生活动,这个城市以“江南鱼米之乡”而著称,被誉为“皖之中坚、长江巨埠”。在展览结束后,我和几个前辈来到江苏茅山,无锡的惠山、昆山锦溪古镇,千年古刹苏州寒山寺写生。在北京参加完我的写生展不久,斌斌打电话说去趟云南看看吧。

七彩云南,我也是第一次来,美丽的梅里雪山,这个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我们停留两天,在零下七度的早晨我去独克宗古城写生了,冻得瑟瑟发抖,但还是把月光广场描绘了下来,第三天一行驱车到了香格里拉,冬天云南,道路也结冰,路上一路谨行到了中国十大名山,日照金山的梅里雪山,据说在众多虔诚信众中只有八分之一的人能有幸目睹它的真容;传说,一年三百多天中只有三十多天才能看到日照金山梅里雪山。在这里看到人们仰望雪山,有人双手合十,有人张开双臂,有人泪流满面。面对雪山真有洗涤了灵魂的感觉。

在寒风刺骨北京休整一段时间后,我们一行飞往冰封雪地西安参加画展,结束后直飞四季常春海南岛,拉开一波冬季如春写生采风行程,画了海口老街,观海台,登上三亚蜈支洲岛,体验七星酒店亚特兰蒂斯的海景房,还去鹿回头喝纯正的椰子汁。

海南省海口骑楼老街 65x39cm 纸本水墨 2020
海南省海口观海台 54X39cm 纸本水墨 2020

在春节来临之前,我回到故乡,继续我的溪山集翠闽南写生活动。


三月,阳春三月烟花如海,风月无边吟赞春秋,斌斌说已安排了去张家港写生事宜,这时我还在家乡写着呢,收拾行装,从泉州机场乘飞机来到无锡准备转车去张家港,在无锡停留一天,这是我第二次来无锡,我去了南禅寺,晚上独自一人夜游南下塘古镇,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中心地段,为独具特色的古运河畔江南人家历史文化街区。在高楼林立的无锡市中心,温婉绵长、古色古香的南下塘是一个柔情似水的心灵归处。

江苏张家港恬庄古镇 54X39cm 水墨纸本 2021


第二天中午时分同易哥他们赶往张家港市,这是个经济综合实力常年位列全国百强县前三名的年轻工业城市,但它也是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双山岛旅游度假区 ,凤凰山风景名胜区 ,恬庄古镇,永庆寺 1500余年历史,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香山翠松恋桃李,双山白虾嬉芦滩。第二天和易哥,松哥我们参加在凤凰古镇举办的名家作品展,游览了恬庄古街,欣赏双山岛的芦苇荡,我也把恬庄古镇廊桥收入画作中,冒雨把双山岛古城楼描绘下来。

活动即将结束时,斌斌在临行前告诉我,准备下一站写生行吧,方大哥邀请大家准备在绍兴做个写生活动,绍兴在三年前去过参加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开幕式,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浙江上虞东澄村 65x39cm 水墨纸本 2021

休整几天我第二次踏上绍兴古城。绍兴古称越州,它有深厚的底蕴,历史的积淀。绍兴也是一座新城,它有繁华的街道,绚烂的霓虹。绍兴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素称“文物之邦、鱼米之乡”。著名的文化古迹有兰亭、禹陵、鲁迅故里、沈园、柯岩、蔡元培故居、周恩来祖居、秋瑾故居、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贺知章故居等。

浙江绍兴东湖 65x39cm 水墨纸本 2021


我们一行在绍兴画院方本幼大哥带领下,陆续去了沈园,王羲之故居,鲁迅故居采风写生,领略了千年古城的深厚文化低蕴及丰富人文景观,这是一次饕餮文化艺术盛宴。


芳菲的四月,如诗如画,与温暖有约,与阳光相伴,与真情相依。漫步于春暖花开的时节,捻一缕暖风,静静地守着初放的绿。远方的苏勇军秘书长大哥和国家画院青年艺术中心主任王跃奎老师邀请我参加洛阳的展览及写生活动。

河南洛阳定鼎古城门 65X39cm 水墨纸本 2021

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洛阳市有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五大都城遗址。洛阳市共有龙门石窟、汉函谷关、含嘉仓等3项6处世界文化遗产。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65x39cm 水墨纸本 2021


我随国家画院青年艺术中心,荊浩艺术研究院画家们,先后到了龙门石窟、隋唐洛阳城遗址、函谷关等地写生。

福建泉州洛阳古桥54x39cm 水墨纸本 2021


四月底 我应邀参加“古厝之光”写生活动。从福州站出发,再到泉州、漳州、汀州。此次古厝之旅,通过多看、多走、多感受的方式,深入福建传统闽南,客家文化,挖掘其中历史底蕴;通过写生充分反映当地文化特色、建筑特色,进一步展现了当地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此次四站写生之旅共收获有二十余幅写生素材作品。

福建漳州漳浦东厝村65X39cm水墨纸本 2021

七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般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应斌斌邀请,我和易哥松哥等画家飞到西安,古称长安。悠悠岁月长安城,滚滚红尘帝王都。这里是十三朝古都,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四个朝代周秦汉唐的王朝就建立在此,这里曾经是世界最大的城市。各国来朝,市井繁华,经济繁荣,盛极一时。这这里铭刻着华夏文明的璀璨荣耀,记录着中华民族的辉煌历程!

陕西太白县凉峪村 54x39cm 水墨纸本 2021

我们第一站来到太白县,素有”避暑胜地”、“天然空调城”的美誉,行走在山林村野,乡村小镇,无限惬意,我画了二个月来第一幅写生作品。

陕西法门寺 54X39cm 水墨纸本 2021


写生采风第二站法门寺。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末年桓灵年间,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周魏以前称作“阿育王寺”,唐高祖时改名“法门寺”。法门寺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法门寺佛塔被誉为“护国真身宝塔”。法门寺地宫是迄今所见最大的塔下地宫。出土了释迦牟尼佛指等两千多件大唐国宝重器,为世界寺庙之最。在参观完释迦牟尼佛指圣殿后,我画了法门寺的新的标志性佛塔景区。

陕西华山玉泉院 65X39cm 水墨纸本 2021

第三站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五岳之一,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其中玉泉院、西岳庙等著名景点。古人称自古华山一条路,确实华山的险和奇只有去过的人才有体会,我们到达第二上午去了玉泉院写生。

陕西华山西岳寺 54X39cm 水墨纸本 2021
陕西华山北峰 54X39cm 水墨纸本 2021

下午坐了览车上了北峰。北峰作为华山五峰的起点,建设得还是很完善的,镇岳宫就在北峰顶上,爬上顶上,上面立了金庸题写”华山论剑”四字石碑,北峰虽然是华山五个主峰中海拔最低的山峰,,但可以看到苍龙岭、百锁关等景色,还能过去到观景台欣赏西峰的刀刃悬崖。所以这里也是很好写生点,我和画友在这画了西峰刀刃悬崖的画稿。西峰是华山最秀丽险峻的山峰。峰顶翠云宫前有巨石状如莲花,故又名莲花峰。我们到达华山第二天登上西峰了。

2021年8月4日于抚石堂

(原创作品图片及文字由作者提供并授权)

速写之于我

绘画及文字:高晓明

速写之于我,是一个借笔迹于方寸间随心从意游走的过程。它以当时所见物象为载体、并随机将其迅速转化为有意味的形式符号——笔性、布局,从而记录下由此而生发的所思所想、情绪情感。

速写,以我实践,重点在一个“写”字,便如同“写字”。一笔下去,在欲左先右欲下先上的笔势中自始至终气脉贯通,由点及节——由节及段……在轻重缓急中顺笔成形,在疏密错落中自然成章。

昨晚跟朋友语音聊天聊到绘画基本功的话题。我说基本功的培养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例如“头像”,从“具象”论,有形体结构、解剖结构,不是石膏像式的全因素块面塑造就行了。例如光一个鼻子,从上到下就有一个鼻骨两侧鼻软骨三块鼻肉硬朗半软柔软三种质感,具体不同的人还有不同的度,要把这个认知画进去表现出来;从“抽象”论,怎么布局怎么取舍怎么概括,要把这个意图画进去表现出来。再例如外面铁丝上晾着几件衣服,有丝绸的有呢子的有棉布的,它们之于地面吸引力的重量感是不一样的;风一吹,它们飘的幅度和灵巧程度也是不一样的。速写的时候,要把这个认知、感受,以用笔的轻重缓急方式画进去表现出来……

(原创作品图片及文字由作者提供并授权)

洪瑞生速写手稿

《老友肖像(之一)》,1993年, 洪瑞生 于厦门

绘画及文字:洪瑞生

我的速写体验

速写是因观察的兴奋所引发的,它信手拈来短时画成。画家的感觉聚焦于一点,画得很兴奋,很动情,很生动,常常画出很有艺术感觉的速写。所以,多数速写含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它既是生活的记录,又是艺术的灵犀;既是感受的凝聚,往往又是创作的素材。它饱含画家对生活、人物、自然的敏锐观察与艺术冲动,甚至由此而触发创作灵感的萌动!这是我的体会,更是我的经历。

《大鱼岛的渔民》,1962年, 洪瑞生 于山东大鱼岛

以前没有相机,画速写几乎是一个习惯,平时以及下乡下厂都带着速写本,有发现、来画兴,就画起来,或记录生活,或画下兴奋,或积累素材;总是有收获!几十年后的今日,翻看自己的速写,依然新鲜,仿佛那生活历历在目,那画里依然意趣盎然。

《五一节之前》,1960年, 洪瑞生 于北京
《五一劳动节》,1960年, 洪瑞生 于北京

画于1960年的两幅北京五一节的速写,那时我还在读央美大一,初习速写。那一溜送花的三轮车队,画于天安门广场,富有动感和节奏的简洁线条传达了节日前那些工人的忙碌和轻松的心情。那大人带着手牵气球的儿童,是在劳动人民文化宫画的,洋溢着节日喜庆祥和的气氛,水彩色都是回宿舍凭记忆后加上的。我也是第一次在北京过五一节,自己的心情比市民们还兴奋哩!

《贵州惠水县圩日桥上》,1965年, 洪瑞生 于贵州

画于贵州惠水县城的圩日桥上那幅,现场的感觉使我夸大了人物与桥的大小比例,用色彩点画出少数民族的美丽身影,而其余仅用寥寥数笔淡墨勾画,别有一番情趣,自己也感到挺满意的。

《惠安净峰集市》,1980年, 洪瑞生 于惠安

画于惠安的《净峰集市》,当时我很兴奋,用彩色铅笔捕捉集市的阳光与色彩的气氛,没想到这张速写后来孕育出我的“闽南红”系列的一幅最重要的代表作:三联画《大集市》——源于那集市的现场及自己多方位的生活感受的复合而形成的构思 !同一次在惠安写生时画的《惠安渔家室内》后来也形成了另一幅“闽南红”的重要代表作《渔家过厅》。

《惠安渔家室内》,1980年, 洪瑞生 于惠安大岞村
《巴黎女郎》,1998年 ,洪瑞生 于巴黎
《老友肖像(之二)》1993年, 洪瑞生 于厦门
《老者头像(一)》,1995年, 洪瑞生 于厦门大学
《老者头像(二)》,1995年, 洪瑞生 于厦门大学

“个性化语言”一组速写里有五个人像和一幅全身像,全身像《巴黎女郎》是我在1998年访欧时画的巴黎时髦女郎,我力求把那巴黎女郎的精致优雅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余的五个人像因他们的气质与形象不同而运用个性化的造型手法,而且有三人都探索性地画了三张以上;这样手法画一张,另外手法又画第二张第三张。

《乌江上的艄公》,1968年, 洪瑞生 于乌江

“乌江上的艄公”是1968年深入生活时在乌江木船上,画那掌舵的艄公师傅,以雕塑般的手法去塑造船夫刚毅耐劳的形象。我大多喜欢依着对象、人物的个性面貌,依着我的感受,寻找一种更能表达对象个性并具有一定表现意味的艺术手法。

《双人舞》,2005年, 洪瑞生 于厦门
《演奏琵琶的手》,2005年, 洪瑞生 于厦门
《琵琶演奏》,2005年, 洪瑞生 于厦门
《舞者》,2005年, 洪瑞生 于厦门

“动态”这组,是看演出时的快写,快速捕捉运动的整体、神态、组合,不在乎所有的细节,唯一地捕捉对象的运动神韵。

《公社的书记》,1960年 ,洪瑞生 于北京郊区
《抽烟的农民》,1960年, 洪瑞生 于北京郊区

“记录与刻画”,都是七十年代以前的速写,最早的是那幅正在打电话的公社书记,那是在央美大一时到北京郊区官厅水库花园公社劳动锻炼时画的。其余就不一一细说了。

《火车司机(三)》,1987年, 洪瑞生 于厦门站机务段
《火车司机(五)》,1987年, 洪瑞生 于厦门站机务段
《调车员》,1978年, 洪瑞生 于厦门火车站
《老司机》,1978年, 洪瑞生 于厦门站机务段

我还想简单谈谈“火车司机”,这是1974年我去厦门火车站机务段体验生活画的师傅和徒弟们。当然,我还画了他们在机车上的劳作和火车头。我在和他们的接触中慢慢和他们接近,边聊边观察边画,力求不只是把型画像,更要能刻画点每人的性格和火车工人的气质。因为自己心里的想法明确,所以这些头像是一定程度上达到这一诉求了。当自己进入创作时,脑子里就有了这些司机们活生生的形象了。

《北方老农》,1960年, 洪瑞生 于北京郊区

速写是一种观察生活亲近生活而且很有情致的绘画艺术,它促使艺术家在生活里更敏锐更富于激情,激活艺术表现的热情。所以,速写里总蕴含着不息的活力,是很有意思也是大有可为的!

洪瑞生 

2021,7,12,于厦门

(原创作品图片及文字由作者提供并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