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王成喜
评论:孙滋溪

成喜携他的新作36米国画条幅长卷《渔家乐》找我提意见,当他把这幅作品一一展现给我和夫人、工笔画家王雁的时候,我感到无比兴奋和震惊,长卷气势磅礴,人物形象生动,笔墨精细传神,实为画坛难得之佳作,与宋画《清明上河图》有异曲同工之妙。

《渔家乐》条幅长卷从蓬莱阁起笔,绵延长山列岛32岛屿,直至辽宁老铁山收笔。各岛特色尽收眼底,美不胜收。长卷表现各类船只数百艘,其中涉及海水浴场、景点人流、庙会祭祀、集贸商贩、民间表演以及渔耕场面40多处,涉及人物近万,各类人物栩栩如生,生动活泼,很少有雷同之处。人物的组合和动态富有戏剧性和幽默感,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

长卷以中国画特有的构图方式,采用散点透视法,将人物活动穿插于岛海之间,融山景水色、古今建筑及自然生灵为一体,既有礁石、树木、海豹、海鸥等自然景观,也有亭阁、庙宇、神像、民宅等人文景观;既有车辆、舟楫等古今交通工具,也有舰艇、汽船、火炮等军事装备。各类人物更是蔚为大观,有游客、打工妹、渔民、小贩、官员、考古工作者、记者、演员、军人、村妇、老叟、童稚、船工、僧侣、画家、艺人、捕蛇者、古装人物等等,较好的协调了国画创作中不同题材之间的矛盾,突破了条幅式长卷在透视学上近大远小变化微妙的难题,以鸟瞰式的取景方法,让读者如同坐在热气球上饱览长岛的秀丽风光和风土人情。

长卷在表现“渔之家乐”这一主题上既有休闲之乐,丰收之乐,也有以表现海难入手,展现海之无情而长岛人有情的悲壮场面,从而揭示“助人为乐”这一主题的深刻内涵,这种以“悲”写“乐”的艺术手法在历代画作中十分罕见。长卷以一种全景式的社会风俗画样式,不仅突出长山列岛呈南北一条线地貌分布的特点,而且在表现样式上突破了条幅画卷的极限。为了完成这幅长卷,成喜穿越风浪,跋山攀岩,画速写、拍照片,搜集了大量素材,足迹遍及长山列岛32岛屿,深入生活长达三个月。其中在无居民岛上与打工渔民同吃同住,条件十分艰苦,经常无水可喝,饿了就吃槐花和野毛桃。可见完成这样一幅巨制,是对作者综合实力的一次考验和磨练。

据闻国家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故宫著名鉴定家史树清先生观画后连称“国宝”,并欣然题诗中写道:写生妙笔,今日上河。这是对成喜辛勤劳动和创作的最高奖赏和鼓励。

在现代美术史上,出现了许多既是著名漫画家也是国画大家的现象,诸如叶浅予、张仃、黄永玉、韩羽等等。漫画家的思维往往与众不同,特别是作品中的幽默趣味,常常成为他们作品中的亮点。观成喜的长卷作品,笔下的近万个人物夸张有度,情趣盎然。这与他常年累月数以千幅的漫画创作分不开。

自宋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开一代风俗长卷画风以来,许多画家乐此不疲。我认为长卷的创作不仅仅是容量的展示,更重要地是作品的艺术含金量,追求局部堪比斗方精,整体画意无尽穷的境地。成喜正值创作盛年,我期望他以《渔家乐》为起点,认真总结,创作出更好的风俗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