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刻泉州木版年画

蒋志坚

《百子·千孙》,绝版套色,25×23.5cm, 蒋志坚 制作

对于泉州木版年画的兴趣可以追溯幼时住在古厝里厅堂两边贴着的老年画,画面上活灵活现的古装人物和绚丽的色彩深深地吸引着我。长大后才知道那是泉州木版年画,但已经消亡了。叹息之余,泉州木版年画的种子就在我心里开始发芽了。

泉州传统木版年画,历史悠久,真正始于何时已难断定。但泉州的木版雕印技术早在北宋时就非常出色,从当时泉州公使库印书局刊行的书集可见一斑。据专家研究,相传泉州木版年画始于明代天启年间,其时虽无专门年画作坊,但已有简单的木版刻制的手印神符、纸马和少量单色门神,为民间自发性质的乡土艺术而已。实际上,当时泉州的木版雕刻技艺就很出色,现藏于泉州开元寺的崇祯年间(1628-1644年)刻印极为精致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扉画《卢舍那佛讲法华严经图》就是例证。清代康、乾年间,泉州木版年画已颇为流行,到了清中叶已进展为兴盛阶段,家家户户贴春联时必贴木版彩印年画。同时促成木版年画的商业化。清末,专业从事木版年画的画肆主要聚集在道口街和义全宫巷一带,有“美记”“通兴”“重美”“三兴”等专营年画的店铺。泉州木版年画除了在本省发行,也大量销往浙江、台湾以及南洋各地。辛亥革命后,泉州年画店纷纷倒闭,“美记”“通兴”相继歇业,其所藏画版及部分工人归于新开业的“福记”。不久“重美”倒闭,泉州木版年画只剩“三兴”和“福记”两家。1957年,泉州的木版彩印业务划归市商业局染纸厂经营,木版年画已基本停止生产印制。在十年浩劫期间,泉州木版年画雕版及年画几乎全部被销毁。目前泉州传统的木版年画只有极少量画作由博物馆和藏家收藏存世。

《镇虎图》,绝版套色,31×23.5cm,蒋志坚 制作

泉州年画品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吉祥题材,以祝愿和讨吉利为主,直至近代仍属主流。泉州年画可分三大类。(一)用于春节张贴的门神与门画。常见的如“神茶·郁垒”“簪花·晋爵”“招财进宝”“春招财子”“灶君”“狮头衔剑”“八卦图”等。(二)用于纸扎的图画及图案纹样。如“八仙”“西游记”“三国演义”“白蛇传”“牛郎织女”及龙凤图案、花边等。(三)用于游艺的图纸。如“升官图”“葫芦闷”等。

泉州木版年画构图饱满,线条坚实,色彩绚丽,民间艺术气味非常浓厚,基本都是分版分色套印而成,画稿不但有墨线稿,还要根据墨线稿制作相应的色版画稿。通常使用四色或五色色版画稿,绘制时也要尽量准确,严格按照尺寸要求,不能错位。

泉州木版年画雕版用材多为质地坚硬、纹理细密的梨仔木、红柯木、石榴木等。这些木材质地细密,不易弯曲磨损。既省料和减轻重量,也便于收藏,画版多呈不规则形状。雕版前先对木版进行加工处理再将画稿反贴在木板上,晾干后用目贼草(中药名)略微磨薄,使画稿线条清晰可见,然后开始雕刻。雕刻时,刻刀要运转自如,刻线要挺拔流畅,人物面部线条的刻线还需分出阴阳,衣纹也要显出刀锋。墨线刻成上细下宽的楔形,以防因木版涨缩导致线条断裂。刻版时还要注意控制线纹凸起的坡度,保证在刷墨印线时,线条交叉拐角处不积水污纸。最后出渣净底。每道工序都要精工细作,直至地板平滑、光洁,雕版才算完成。

泉州年画印制的纸张采用以幼竹纤维手工制作的玉扣纸为主。本色(米黄色)玉扣纸主要用来印制风俗节令类的年画和纸扎用年画。泉州民间喜红忌白,故泉州木版年面底色多以大红朱红为主。色彩应用加工后的传统染料,以白土为填充剂和海南胶为调剂,基本色彩有红、黄、青、黑、白等,其他色彩可根据画面需要调配。

《健康第一》,绝版套色,18×19cm,蒋志坚 制作

与中国传统木版年画套色工艺多是先印黑线版再印色版不同,泉州木版年画的印制工艺则是先印色版,后印黑线版,即直接采用“饾版”技法分版分色套印,不再另加笔绘。常用四色或者五色套印,最多为六色套印。印制过程中,需靠目测,凭经验调整套色对位,同时还要根据印制效果,及时调整颜色配比及含胶量。

对传统泉州年画的画稿、刻版及用色、印制纸张等进行深入研究是成功复刻再现泉州年画的重要基础。那么再现泉州传统木版年画,是按照传统的工艺、材料、颜料来完全再现,还是对其进行符合现代审美的改造呢?本人进行了分析,现在全国各地现存的民间木版年画除了苏州桃花坞年画表现比较突出外,其他产地的生存现状都不太好,离泉州最近的漳州木版年画现在几乎没有印制了,没有市场,靠着政府补贴勉强生存。而苏州桃花坞年画也主要由当地政府对其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将其收归苏州工艺美院,成立了“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研究所”,并将唯一的老艺人聘请来主持年画的印制与传承工作,这唯一的老艺人也在3年前去世,所幸老人在研究所带了两个年轻的徒弟,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传承才得以继续!但目前桃花坞生产复刻印制的传统木版年画价格颇高,其销路主要为藏家购买。显然,传统年画的广泛社会性需求的生存条件已不具备,如完全按照传统的工艺、材料、颜料来再现,不仅费时费力,且市场走不通。那么怎样以一种新的形式来呈现泉州木版年画呢?本人研究了传统与现代版画的几种版种,并以传统的分版套色和现代的绝版套色分别做了尝试。虽然两种技艺都可以表现出泉州年画的艺术魅力,但分版套色的工作量很大,而且很费材料。最后从多方面权衡,决定应用绝版套色木刻的技法来再现泉州木版年画。

晋爵,绝版套色 ,56.5×31cm蒋志坚 制作
簪花, 绝版套色,56.5×31cm蒋志坚 制作

画稿的绘制是绝版套色年画制作的起点。2011年,我开始根据手上有限的资料,着手泉州传统年画的画稿绘制,由于资料图片大多较模糊,许多画中的形象及图案装饰纹样不完整甚至残缺,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对画面上模糊不清的地方都做了较对和矫正,并进行了原尺寸线稿的再现。绘制画稿需要画师熟悉所画的人物、故事情节,乃至装饰图案、形式语言与造型方法,因此画师必须有较高的绘画技能和一定的文化修养。同时,绘制画稿和雕刻工艺相关,画师在绘制画稿时要充分考虑木版印刷的工艺特色。画稿中的细节应简练明晰,线条应圆润挺拔,以便于刻版。

郁垒2,绝版套色,42×24cm蒋志坚 制作
神荼2,绝版套色,42×24cm,蒋志坚 制作

完整的绝版套色版画是在一块木版上完成所有颜色的刻、印工作,即印完一个颜色就把木版上这个颜色的地方刻掉,再印下一个颜色,再刻掉,直至完成整幅画面的印制,最后剩下的是黑线稿版面,还可以将黑线稿直接印制在万年红纸或宣纸上。

经过多年的艰苦实践与不断探索,本人复刻泉州传统木版年画有了一些成果,也积累了不少经验。2018年,晋江市电视台曾在报道中国传统年画和泉州年画时对本人进行了采访。2021年12月10日至12日,于泉州源和1916艺术空间举办《蒋志坚·泉州木版年画展》,此次展览是由泉州文旅局及鲤城文旅局组织的文创展览之一。展览期间,吸引了很多观众,大家对久远的富有民间艺术气息的泉州年画在当下得到再现赞叹不已,并现场体验了传统雕版印刷过程。主办方赞誉该展“师承古法,再现传统”。

应用现代版画技法再现传统泉州民间木版年画的工作也许才刚刚开始,本人以后会将此项工作继续进行下去,为泉州传统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