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展谈:芒种

刹那芳华 神妙难忘

采访 | 符坚=F

策展| 孙凤=S

F:芒种似乎是个格外“惜物”的节气,请谈谈你的感受。

S:芒种众花退位,籽实渐丰,是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转换,及至冬天寂寥的超现实主义,一年的流转轮回便完成了。这个过程各有各的美。加缪说:“美,永远不会让任何事物——神性的或理性的——走向极端,因为它从不否决任何事物,它顾及万物,平衡暗与光明”。既然美好可以平衡暗与光明,那么我们不妨趁此芒种“适时”地颓一个,细细感受一番惜物的心情,反正颓过之后可以在夏日的繁盛中很快平复。《簪花仕女图》略带懒散情绪的婉约绮靡之风,仿佛繁华落尽之前的回眸时刻,似乎也正适合这个时节。

簪花仕女图 唐 周昉 绢本设色
纵46厘米 横180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芒种是农事忙时,也是百花归位之时,所谓“开到荼蘼花事了”(宋,王淇《春暮游小园》)。《红楼梦》第二十七回重彩描写了芒种闺中风俗:“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飖,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正是在此情境下,黛玉最为经典的一幕“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出现了,于是便有了那首一唱三叹的《葬花吟》:

葬花吟

清 曹雪芹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未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忧伤如此无法排解,难怪宝玉“不觉恸倒山坡之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葬花吟》自古诗中幻化而出,却拟女儿之口吻写的尤为贴切动人,黛玉也自然而然成为芒种节气的“代言人”。我们来看看诗的原型:

代悲白头翁

唐 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王蜀宫妓图 明 唐寅 绢本设色
纵124.7厘米 横63.6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这首诗影响了许多后代才人,例如画这幅“莲花冠子道人衣”的美人的唐寅,便有了那首才情横溢又疏朗放旷的《桃花庵歌》:

桃花庵歌

明 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此种充满幻灭感的心绪,是这位声名飘逸却人生坎坷的六如居士的世界观写照,而“六如”正是指《金刚经》中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对于美好事物易逝的怜惜,又曾引得多少诗人愁肠寸断。例如白居易就写有《真娘墓》“脂肤荑手不牢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和《简简吟》“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佳人之冢一如花冢,教人不胜唏嘘感叹:


苏小小墓

唐 李贺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珮。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巴黎圣母院的玫瑰花窗险遭焚毁,也是这种琉璃易碎、彩云易散的惋惜感。

(以上内容获允选自“Phoenix 艺游”)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