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mpaign Magazine

champaignmagazine.com


香槟杂志

胡瑾的手工书籍装帧

文/ 紫含

我们知道HG书籍装帧工作室主人胡瑾女士是衢州人,还是几年前的事了。视频里,她将张爱玲的《流言》拆去封面,“小心地去除书脊里的旧胶水,再一叠叠拆开。把渗透进缝线孔里的胶水去掉,擦拭夹杂在书页中的,几十年的灰尘。”

如此清理干净的书,对于一场过程可能涉及一百道工艺的装帧来说,才算得上刚刚开始,而对于书籍主人来说,心爱之物的第二次生命旅程,也终于拉开了序幕。

一下子就被吸引。完全是一个新的领域——将一本书拆开,发黄的纸张去酸,去污,重新装订,根据主人和书的特点,设计封面款式,选取材料,运用皮革拼贴工艺、切金箔、缝制堵头布、书口湿拓染色、古法刷金等等工艺装帧一本书籍——对于爱书之人,这过程,绝对是一个暴击性的治愈。

HG装帧师胡瑾把它称为“书的剖解:手工装帧之美”。

一百道工艺,不夸张,若是看过胡瑾的工具柜,看那五六十个工具,是会迈不开腿的。几个人围着六边形两层玻璃柜,看了很久。

那是一个中古柜,最早的用途应该是用于展示珠宝,所以三个面都有镜子,用来观看物品的另一面。有烫金的工具,铁制木柄,圆型,工字型,方型,圆型的那把最长,也最爱看,想象它们被拿起使用时的样子。

也有几张金箔和皮革制成的花朵图形展示。花朵非常细小精致,展厅讲解老师说,制作这些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还需要绝对的静心和耐心。胡瑾和她们说过,割金箔的时候,是要屏住呼吸的,因为呼出的温度和湿气会影响金箔成型的图形。

书籍装帧工具既熟悉又陌生,约略知晓功能,叫不出名,只能摘抄HG的介绍:烫金字模及夹具,各种材料的刮刀(有骨刀,特氟龙,德尔林,黄铜等材质)、皮革削薄刀、竹节定型夹、各种皮革、装帧布料、湿拓纸、丝线,麻线等。

几个工具控狂喜中。可能人类进化出两只不安分的手,就是喜欢敲敲打打、剪剪裁裁,一边创造一边破坏的。

最爱看的是书脊。看视频知道这些脊里面有装订的丝线、麻线,不同的装订方法留下不同的线条,很美,可惜成书后就看不见了。而我知道,那些装订的线条和粘合它们的过程,有多重要。

可能和自己的职业有关吧,工作时会装订资料,师傅扔下一个榔头,一个粗长钉子,一团麻线一枚针,看一遍便上手了。年轻时性急,并不注重线的走向,缝好粘好就完事大吉,直到多年后遇到一个将资料装订得像新买的书本的同行,装订好的资料有着直直的挺括的书脊,一本本竖放在架子上,又庄重又整洁的时候,装订之美,突然在心中觉醒——或圆或直的书脊,在于装订、粘合、敲打、磨合,每一关都需要时间,纸张的粘合成型,需要双手一遍一遍的摩挲。

而今装订,虽然用的都是全自动打洞,加热塑料管固定纸张,但仍然可以在封面粘合的过程中,用手做出一本有脊梁的书,只不过没有人愿意浪费时间罢了。当然这也是题外话了。

来前并未想到,一个以书籍装帧为主题的小众展览,能看到的内容如此丰富,工具,材料,过程,最后抵达艺术——展览名“书象”,是大格局的,书,包罗万象,从形式到内容,只要能想到,皆有存在的可能。

沿着地面粘贴的标识“Books”走进上海图书馆东馆展厅,蓝嘀咕,这一竖未出底横的“书”咋像个玉字?玉象?其实也可,书中,可不自有黄金玉嚒?

在存列几本欧洲古典装帧书籍柜前看了许久,每一本都喜欢。细细看一本烫金紫色底,四周配三齿绿叶的书,想象装帧师用镊子夹起裁剪好的叶片,一片一片放进刻好的模型里,一丝缝隙也不差,完美贴合的同时,一幅事先设计好的画作也在完成,一本带着审美意义的书籍正在趋于诞生,生命被创造出来,带着一种目的和诗意,手工的意义大概就在于此吧。

手工的意义也代表着寂寞、等待,代表着严谨、秩序的维护和逻辑性的美学,代表着人类使用工具对理想和完美世界的追求和征服之欲。看展过程里,数次想起童年时的游戏过家家,想起女孩们给破残的娃娃缝制衣服,男孩们用小刀削竹片木头做武器——手工的消失是长大成人养家糊口的必然,而手工的存在也许是对记忆不肯磨灭的保护,它凭的,不仅是热爱,还有更深远的,我们记忆深处的纯真。

胡瑾常说,她做的每一本书,都“独一无二”。主人独一无二,书籍独一无二,技艺材料都属于他们。一本独属于自己的书,像时光一样伴随着自己,旧了,破残了,在装帧师的手里,是修旧如新,在主人的历程里,是起死回生吧。它是装帧的艺术,更是生命。

网络里,不喜欢重复自己的胡瑾被喜爱她的人亲热地称呼“胡胡”,她做书,也做书盒,那些具有保存书本功能的书盒,精美绝伦,也独属于那本受到青睐的书。

展厅里,重复播放她装帧董桥《双城杂记》的过程,记得她说过,有些书,做了几年,做好之后,舍不得归还主人了。

“这本书之后的生命,就拜托你了!”这样郑重其事的托付,这样的情景和话语,身边也有做手工的人这样说过。美,可以让人感觉多么幸福。

(以上内容选自公号“抗吴”,获授权)



Leave a comment

Powered by 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