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展谈:雪竹图

大雪:农历十月廿三,公元2020年12月7日

采访 | 符坚=F

策展人 | 孙凤=S

时间 | 2020年12月7日


F:您最近成功策划了“感知之维-2020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云论坛”,您怎么看“艺术与科技融合”这一策展趋势?


S:的确是一个新趋势,目前国内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相关展览和论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AI人工智能的高频出现。不过我认为算法可以根据人为设置“衍生”出世界上已存在的事理,却无法“创造”出这个世界从未有过的事物,而人类的创造力是不可替代的,应在艺术与科技融合方面善加利用。另外,情绪和情感也是人类的天赋优势,科技可以作为艺术创作的手段和思维方式,但艺术的精神内涵仍是不可忽视的核心重点。

F:大雪节气进入北方雪盛之时,《雪竹图》正如这时节的盛大隆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S:《雪竹图》以纵151.1厘米、横99.2厘米的构图,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从气息到细节均十分撼人。图中大石左侧竹竿上有篆文倒书”此竹价重黄金百两”八字(大家可以找一找),经谢稚柳鉴定认为是五代徐熙所作,学界存疑。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欣赏作品。为表现竹石覆雪之象,此图作者运用了烘托、晕染、皴擦、勾描等诸多方法,协调融合而主次分明,不经意间竟呈现出西方平面设计所说的“负形”、“负空间”的效果,既有黑白照片般的层次感,又不失中国绘画传统的笔墨趣味,以及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骨法用笔等“六法”标准。说到画中这一场大雪,首先映入脑海的是柳宗元《江雪》中的冷酷仙境: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呼吸了寒冷已极的空气,我们再到李煜浪漫纷飞的梅花雪中缓一缓:

清平乐

五代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接下来看一组大雪中的相遇。以下这段韩愈与侄孙韩湘子的雪中谈话,是祖父极为喜爱的,吟诵时那抑扬顿挫的语调常常萦绕在我耳边: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的雪中遇亲充满失意感慨,王徽之(子遒)的雪中访友则率性潇洒、名士风流:

世说新语

南北朝 刘义庆

王子遒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士》,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张岱的雪中结友经历就更为神奇有喜感:

陶庵梦忆·湖心亭看雪

明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痴人往往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真实可爱之人,尤为典型的莫过于青埂峰下那块“枉入红尘若许年”的顽石,“造历幻缘”后复归方外。且看《红楼梦》的结尾:“抬头忽见船头上微微的雪影里面一个人,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向贾政倒身下拜……贾政才要还揖,迎面一看,不是别人,却是宝玉……宝玉未及回言,只见舡头上来了两人,一僧一道,夹住宝玉说道:‘俗缘已毕,还不快走。’说着,三个人飘然登岸而去……贾政还欲前走,只见白茫茫一片旷野,并无一人……”虽是续写,却颇具匠心地设置了大雪中的一场别离,暗合警幻仙境收尾曲中“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令人感喟。《红楼梦》中多次出现雪的意象,例如“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琉璃世界红梅白雪”等等,不胜枚举,每场雪都颇多涵义。

我真正开始读《红楼梦》其实比较晚,记得是初三,也是因雪而起。课本上选的几篇是写实和世俗的一面,语言虽觉华丽传神,却还未领略到这部人生之书的深意。某次在公共教室上课,看到木质课桌上的刻痕中有两句:“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不知是哪个文艺少年刻下的。这谜一般的语言既文又白,既惆怅又超脱,又仿佛有条草蛇灰线在若隐若现。寒假随手翻开《红楼梦》,正翻到太虚幻境的那些判词,又见到这两句,瞬间被击中。于是整个假期废寝忘食读完一遍,真如打开了一片新世界。此后每年读一遍,大约读有十来遍,过目成诵。此书常伴常读,时而在夏日,时而在冬夜。读罢掩卷,披衣起徘徊之际,偶尔会遇到一场盛大的夜雪,让人备添感怀,悄焉动容:

夜雪

唐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雪竹图 五代 徐熙(存疑) 绢本墨笔
纵151.1厘米 横99.2厘米 上海博物院藏

(本期内容选自:《微访谈 | 大雪·雪竹图》,来源: Phoenix艺游 ,获允转发)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