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绘画:樊枫

公历2022年12月7日
农历壬寅年十一月十四日
节气“大雪”

雪夜
纸本水墨
138×68cm
2002年

大雪月令解

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大雪三候:

初候,鶡鴠不鸣。鹖鴠,音曷旦,夜鸣求旦之鸟,亦名寒号虫,乃阴类而求阳者,兹得一阳之生,故不鸣矣。禽经曰:鶡毅,鸟也,似雉而大,有毛角,鬬死方休,古人取为勇士冠,名可知矣;《汉书音义》,亦然;《埤雅》云,黄黑色,故名为鶡,据此本阳鸟,感六阴之极,不鸣矣;若郭璞《方言》:似鸡,冬无毛,昼夜鸣,即寒号虫;陈澔与方氏亦曰,求旦之鸟,皆非也。夜既鸣,何为不鸣耶?《丹铅馀录》作鴈,亦恐不然。《淮南子》作鳱鴠,诗注作渴旦。曷,音河。

二候,虎始交。虎猛兽,故《本草》曰,能避恶魅,今感微阳气益甚也,故相与而交。

三候,荔挺出。荔,《本草》谓之蠡实,即马薤也。郑康臣,蔡邕,高诱皆云马薤。况《说文》云荔似蒲而小,根可为刷,与《本草》同。但陈澔注为香草,附和者即以为零陵香。殊不知零陵香自生于叁月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纸本水墨,96×45cm,1994年

(选自“樊枫艺术工作室”公号,获授权)

小雪:久雨重阳後,清寒小雪前

绘画:樊枫

公历2022年11月22日
农历壬寅年十月廿九日
节气“小雪”

瑞雪初降图
纸本水墨
120×94cm
1991年

小雪月令解

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冬至三候:

初候,虹藏不见。季春阳胜阴,故虹见;孟冬阴胜阳,故藏而不见。《礼记注》曰:阴阳气交而为虹,此时阴阳极乎辨,故虹伏。虹非有质而曰藏,亦言其气之下伏耳。

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

三候,闭塞而成冬。阳气下藏地中,阴气闭固而成冬。天地变而各正其位,不交则不通,不通则闭塞,而时之所以为冬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瑞雪盈门
纸本水墨
73×62cm
2005年
云雪散尽放晓晴
纸本水墨
68×68cm
2002年

(选自“樊枫艺术工作室”公号,获授权)

立冬: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绘画:樊枫

公历2022年11月7日
农历壬寅年十月十四日
节气“立冬”


纸本水墨
100×68cm
2003年

寒露月令解

立冬,十月节。立字解见前。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三候:

初候,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

二候,地始冻。土气凝寒,未至于拆。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雉,野鸡。郑康成、《淮南子》、高诱俱注蜃为大蛤;玉篇亦曰:蜃,大蛤也;《墨子》又曰:蚌,一名蜃。蚌,非蛤类乎?《礼记》之注曰:蛟属;《埤雅》又以蚌蜃。各释似非蛤类,然按《本草》车螯之条曰:车螯是大蛤。一名蜃,能吐气为楼台。又尝闻海旁蜃气成楼垣。章龟经曰:蜃,大者为车轮岛屿,月闲吐气成楼,与蛟龙同也。则知此为蛤明矣。况《尔雅翼》引周礼诸家,辩蜃为蛤甚明。《礼记》之注以谓,雉由于蛇化之说,故以雉子为蜃。埤雅既曰似蛇而大,腹下尽逆鳞,知之悉矣。然复疑之一曰:状似螭龙,有耳有角,则亦闻而识之。不若《本草》《章龟经》为是即一物耳。大水,淮也,晋语曰:雉入于淮为蜃。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暖冬
纸本水墨
144×204cm
2006年

(选自“樊枫艺术工作室”公号,获授权)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图:樊枫

公历2022年10月23日,农历壬寅年九月廿八日
节气:霜降(秋天最后一个节气)

霜晨图
纸本水墨
68×68cm
1998年

霜降月令解

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周语》曰:驷见而陨霜。

寒露三候:

初候,豺祭兽【《月令》作豺乃祭兽戮禽】。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

二候,草木黄落。色黄而摇落也。

三候,蛰虫咸俯【《淮南子》作俛】。咸,皆也。俯,蛰伏也,垂头也。此时寒气肃凛,虫皆垂头而不食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山居笔记」漓江景致

「山居笔记」廖东才笔下的漓江景致

绘画:廖东才,策展:圃生

文/圃生

前几天和我哥聊天,讨论老木屋的改造情况和进度。因为疫情,我已经有两年多没有回桂林了,老家的木屋改造一直都是他一个人在推进。我们平时只能线上沟通,聊着他就说让我看看他今年的新画,然后就蹭蹭给我发了上百张今年的新作,我的老手机瞬间都快反应不过来!

我知道虽然平时小院的改造工作很繁杂,但他都会坚持每天晚上画一到两张,日积月累,大半年过去,数量可观!内容依旧是他每天看到的漓江两岸的风景,但在笔墨、构思、意境上都有不小的变化,让我很是敬佩!同时对比自己今年的成绩单,实在汗颜。

 正好工作室灯的展览前段时间已经结束,赶上国庆假期,要不就在这几天给他的新作做个小展览吧,因为是临时起意,准备时间有点仓促,如果有哪里招待不周还望朋友们见谅。

文/ 廖东才

儿时在桂林生活了近二十年,在桂林也学习了几年画,却没有认真画过漓江,可能主要是那会儿没有咂摸出味儿来吧。

而后在北京生活了近二十年,画画和工作,也去全国各地跑,走到哪都要写上几张,始终也没想起写写家乡的大美漓江。

几年前,因为有事在桂林待了一小段时间,没事时就背上画夹到漓江边写生,慢慢地才发现,漓江也别有一番独特风味,也不仅仅只是“旅游”美,而是越品越来味,也很有品质还带有风情。于是我和弟弟圃生就产生了在漓江边改造一小院做工作室的念头。

这几年下来,对漓江的感受越来越强烈,边改造院子边写漓江,也画了一千多幅画,这个画展主要展出这半年我在漓江边,见到、闻到、感受到的漓江“温度”!

寒露: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绘画:樊枫

公历2022年10月8日,农历壬寅年九月十三日
节气:寒露

残墨写秋意
纸本水墨,180×97cm,2022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寒露月令解

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三候:

初候,鸿鴈来宾。宾,客也。先至者为主,后至者为宾,盖将尽之谓。鴈以仲秋先至者为主,季秋後至者为宾,《通书》作来滨,滨,水际也。亦通。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雀,小鸟也,其类不一,此为黄雀。大水,海也。《国语》云雀入大海为蛤,盖寒风严肃,多入于海变之为蛤。此飞物化为潜物也。蛤蚌属此小者也。

三候,菊有黄华。草木皆华于阳,独菊华于阴,故言有桃桐之华皆不言色而独菊言者。其色正应季秋土旺之时也。

又是黄菊秋风来
纸本水墨,70×40cm2014
水国秋风夜
纸本水墨,145×60cm,2010年
秋山铸幕
纸本水墨,138×138cm1997

(选自“樊枫艺术工作室”公号,获授权)

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绘画:樊枫

公历2022年9月23日,农历壬寅年八月廿八日,节气“秋分”

世间都是无情物,只有秋声最好听
纸本水墨,75×44cm2021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分三候:

初候,雷始收声。鲍氏曰: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收声,入地则万物随入也。

二候,蛰虫坯【音培】户。淘瓦之泥曰坏,细泥也。按《礼记》注曰坏益其蛰穴之户,使通明处稍小,至寒甚乃墐塞之也。

三候,水始涸。《礼记》注曰:水本气之所为,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国语》曰: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辰角者,角宿也。天根者,氐房之间也。见者,旦见于东方也。辰角见九月本,天根见九月末,本末相去二十一余。

听秋
纸本水墨,35×70cm,2014年
吟秋图
纸本水墨,138×34cm2011

(选自“樊枫艺术工作室”公号,获授权)

中秋少儿画一组

Moon Festival

伊大实验高中(University Laboratory High School) 学生集体创作(指导美术老师 Lisa Evans):
Guang Tian Chen (陈广甜)16岁,Yan Liu (刘䶮)16岁,Maggie Li (李静远)16岁,
Marco Lu (卢嘉辰)16岁,Adrien Schneider,14岁,Xenia Mongwa,16岁

Tarot Card #20 by Guang Tian Chen (陈广甜)
Hotpot by Guang Tian Chen (陈广甜)
Pals #1 by Guang Tian Chen (陈广甜)
Pals #2 by Guang Tian Chen (陈广甜)

秋宵月色胜春宵

图、文:樊枫

壬寅中秋皓月凝輝"

公历2022年9月10日,农历壬寅年八月十五日
中秋

万影皆因月
纸本水墨
68×68cm
2006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门径俯清谿
纸本水墨
68×68cm
2002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初月盈门
纸本水墨
68×68cm
1998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以上内容选自“樊枫艺术工作室”,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