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注:乐见在美华人的努力得到承认。
疫情日记系列:新泽西高地公园
盖蕾,新泽西高地公园
4月23日 周四 阴转多云
这几天的天气,总是早上去看是阴天,阴着阴着就看到有阳光透过窗子进来,下午就蓝天白云一片灿烂,到了晚上霞光无限,让人流连。真的有点像眼前的疫情发展,慢慢有阳光透了进来!
Highland Park的市长, Ms Gayle Brill Mittler昨天又给市民来信了。通报了新增的8例感染者的年龄和性别。两名二十出头的,三位四十多岁的,两位五十多岁的,和一位八十多岁的,四男四女。截至昨日,一万多人的小镇已有90例。在祈愿各位快快康复之后,她带来了一些好消息:有两位covid-19的患者接受了血清治疗试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由于stay-at-home以及保持安全距离等一系列的政策实施,入住医院的人数大大减少。

这个消息,昨天州长Murphy先生也通报了。而且Murphy先生还特意统计了目前为止州内的华人对一线医护工作的物资支持,表达了真切的感谢。为了开工,政府准备大规模测试,号称群体免疫的对策和越来越多的无症状有抗体的案例,让人不由得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得过新冠了。免疫的途径还不十分明朗,但似乎我对新冠病毒的惧怕渐渐开始免疫了!
每次记起疫情这件事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去看看数字。现在是美东时间下午三点,全球感染人数2682225人,康复732647人,死亡187330人。美国感染人数是867771人,康复79817人,死亡48900人,还有70多万人挣扎在新冠病毒的折磨中。新泽西确诊人数95865人,死亡5063人。(数字来自Google coronavirus map)。看着曲线图,的确已过峰值,但是这上上下下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这些艰难的数字后面,很多的人和事,依然能够让人感受到力量和温暖:今天,第一批援助纽约疫情的医护志愿者队伍离开。这支全美医护志愿者队伍一个月以前,在纽约州长求援的呼声中开始集结,超过9万人的志愿者队伍,其中包括退休医护工作者和外州的2.8万医护工作者,大大缓解了纽约这个重灾区医护的困窘。现在入院人数大幅下降,部分外州的支援人员在轮完野战医院的最后一个班次之后,离开酒店踏上回家的路途。纽约市警察今早站成人墙欢送他们回家,曼哈顿Bryant公园的草坪被修剪成爱心的形状,向一线的抗役人员致敬!

要离开的志愿者队伍中有位来自西岸华盛顿州的医生,是跨越整个美国第一次来纽约,由于忙于救援工作没有时间好好看看这座城市,他相信不久以后再来的时候,不是工作而是站在熙熙攘攘的时代广场,好好地感受纽约……美国朋友圈今天的刷屏,是为这些奔赴疫区,默默付出的工作者致以最真诚的敬意!让我想起了3月20号,国内的朋友圈为欢送支援武汉的全国各地医护者的刷屏。“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无论哪里,这人间的温暖和力量何其相似!
萱宝儿的幼儿园,老师们今天组织了一次“Drive-by, Hi!”的互动活动。老师们分别开车在幼儿园外面的停车场等候,打着标语,挥着手,看着家长们载着孩子开车经过。家长可以开窗让孩子跟远远站在各自车外的老师打招呼,但不能下车,只能沿着画好的箭头依次而过。老师和家长都哭的稀里哗啦,孩子们也都记起来在幼儿园的往日时光,有些车一遍又一遍地开进来,又出去……
2020年的这个时候,有人见证着矛盾和争执,有人见证着无奈和灰暗,有人见证着勇气和抗争,有人见证着发展和转变……如果可以选择,请让我见证这些时间的巨轮下点点滴滴的力量与温暖。
4月19日 周日 晴
天气好的出奇,窗外已是满眼新绿。忍不住开车出门来透透气,当然是遵守安全距离的前提下。居然遇到女儿的同学,也是至少隔了个六英尺,相互问候了一番。
截至今日下午四时,美国感染人数超出75万人,死亡人数高过4万。出门购物,Costco队伍的人与人之间,有两米远的感觉,室内也是如此。收银台也出现了之前只有亚洲超市才有的透明挡板,甚至比他们的要高出很多,店员都佩戴口罩和手套。相对于一个月前的Costco,人们已经无比的重视疫情。路上无论是散步骑车还是遛狗的,绝大多数人都戴上了口罩。
我们这个小镇的华人协会(Highland Park Chinese Association),3月29日正式注册成立,自4月5日倡议各华人家庭抗役捐款捐物,截至4月15日,已经收到捐款9000美金及价值7000美金的抗役物资。这些物资分别捐赠给了附近医院,警局,并提供口罩手套到镇内超市和车站的入口,以方便需要的社区居民。附近罗格斯大学的华人教授协会也给附近的RWJ医院捐赠20000美金的款项和医用物资。新泽西州长Murphy广而告之华人的抗役义举。全美越来越多报道华人群体为抗役所作出的更多的贡献和努力,在这次前所未有的灾难面前,每个微小的善举也能像一滴水,折射出引人注目的七彩光芒。
居家隔离的生活并没有那么的乏味,只是YouTube的资源已经非常的琳琅满目。朋友圈里的各位资深文青也纷纷转发分享世界各地很多以前不容易看到的顶级演出和影音等。我作为家里的后勤部长,能看到的纯属机缘巧合——从Andrea Bocelli的Music For Hope-live From Duomo di Milano; 到香港资深男神许冠杰在维港旁海运观点观景平台上的“2020同舟共济”的线上演唱会。从最喜爱的刘若英到期待Lady gaga 组织的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大型直播表演的学友和奕迅……如果从来没有被真情的歌声打动过,人生是不是太过空白和遗憾?!
Andrea Bocelli孤独地站在大教堂里,高亮的男高音穿过层层古建筑,带着史诗一般的恢弘,扑面而来。有没有哪段旋律扣动心弦?哪个字句催人泪下?
许冠杰,迎着海风开了一场几乎没有现场观众的演唱会。古稀之年的歌神,穿着皮衣,抱着吉他,几乎没有中场休息,一个小时二十首歌曲,把听者带回四十年前那个黄金时代,重新点燃起大家战胜困难的信心。
在我的心目中,刘若英,不是遥远天空中耀眼的明星,她如同腕上的美玉,颈前的明珠,温润可及。带着她的歌,最适合,三两好友,约坐晚风彩霞中,橙子汁梅子酒,一边跟着唱,一边笑笑过去,想想未来。
不得不说,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的演出阵容盛大空前。无论是串场的四位主持人,还是助阵的上百位音乐人,每一位单独站出来在舞台上都能让人觉得亮瞎双眼。但是,最打动人的,不是那人和那歌曾经如何的影响了什么,而是这一部如同音乐纪录片一样的演出,展示着的每一位歌者的返璞归真,穿插着的整个世界在面对和抗争共同困难的过程中体现出的温情。当一个个温暖的细节流动在歌者舞者和听着观者之间,流动在每一颗真诚善良美好的心之间,流动在你我之间,对这个世界多多少少有点失望的你,是否也能感受到这样一个相同的时空里,人与人相联,心意与心意相通的力量?